原标题:便利店陈列的这些坑,你踩了吗?
便利店面积不大,货架也不多,有些经营者认为货架只要排列整齐就万事大吉了,殊不知陈列是门艺术,也是专业的体现,即使再小的店面,也有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本来便利店受面积的限制陈列的商品就不多,要是再在陈列上踩了坑,那对于营业额来讲是巨大的打击。
一、产品没有关联搭配,商品零散,各自销售。陈列无主题,没有视觉感染力,无法引发连带消费。
二、商品的POP残损褪色不整齐,有些过季了并仍未有新的来替换。
三、为追求所谓生动化陈列,把货品与一些无关的道具、物料和POP进行搭配,甚至有的陈列道具喧宾夺主,一眼看去,只见道具,不见商品。
四、设计卖场布局过分突出强制动线,器架列阵庞大,排向单一,强迫流向,引致视觉压力并制约流量。
五、货架黄金线位置的商品,无吸引力,无视觉焦点,无卖点。
六、刻意营造均衡而凑数 ,盲目增加单元区域内商品数量和品种,忽视货架的真正“容量”和商品类别比例。
七、为所谓的纵向陈列,教条的堆砌商品,不考虑包装大小品类等,刻意营造色块间隔。
八、在墙体、镜面、货架面等处随意贴饰纸质告示或POP,没有考虑店面的整体视觉效果。
九、太多零散和独立的点缀式摆设,与商品主题产生脱节,且刻意营造“情趣”和“格调”。流于夸张并失真,不产生感应。
十、特价品和正价品展示区域,无明确标识,造成顾客错买,极易造成投诉,影响店铺口碑。
十一、单纯追求卖场亮度,光源失调、无法展示商品的表现力。照明无自然还原效果,使商品的颜色失真,造成错觉和干扰,误导消费者。
十二、店内照明形成光斑、炫目、高温或大范围暗角位,造成视觉疲劳。
十三、货架通道间距小于120cm,两辆购物车不能平行或错过,造成挤迫感和大量盲区,也使顾客选购不方便。
十四、连续大范围、大跨度单一陈列展示方式,缺乏重点和变化,导致视感单调、疲惫,造成反效果。
十五、商品展示数量不协调,多的时候堵塞通道,顾客没法通行,少则寥若星辰,未经必要调整和变通。
十六、货架堆头端架的商品陈列长期不做季节性调整。陈列方式常年保持不变,导致顾客视觉疲惫。
十七、卖场播放音响嘈杂,或者过分尖锐激烈悲伤,完全是客服人员自己的爱好,不考虑顾客的感受,影响顾客的下意识判断和感性心态。
超市/便利店的进货渠道
便利店新零售有哪些营销玩法?
便利店新零售:如何做好精细化的用户运营?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