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无锡华德仓储设备有限公司官方网站!网站地图

连锁门店卖场内部设计

人气:218 发布时间:2023-10-16

  连锁卖场设计常识连锁门店卖场通道与服务设施设计连锁门店照明与声音设计连锁门店色彩的设计连锁门店其他要素的设计本文比较直白,建议耐心阅读,文末有惊喜哦~

  连锁门店卖场的内部设计就是对卖场的购买环境进行设计,其目的是为顾客营造一个温馨、舒适、适用的购买场所连锁专卖设计的意义连锁店铺的卖场环境设计不仅直接影响着顾客的购买行为,还影响着连锁店铺的销售业绩。

  日本销售专家调查顾客对零售店铺有关项目的关心程度为:商品容易拿到占 15%;开放式容易进入占 25%;商品丰富占 15%;购物环境清洁明亮占 14%;商品标价清楚占 13%;服务人员的态度好占 8%;商品价格便宜占 5%。

  其中「开放式容易进入」占 25%,购物环境清洁明亮占 14%,这两项正是连锁店铺卖场设计的具体内容,而卖场设计是连锁店直接服务顾客的重要内容。

  连锁卖场设计的原则便利顾客,服务大众:专卖悬河骠拥有充足的商品,还要创造出一种适宜的购物环境,使顾客享受最完美的服务。突出特色,善于经营:应依照经营商品的范围和类别,及顾客的习惯和特点来确定,以别具一格的经营特色,将目标顾客牢牢地吸引到卖场里来。提高效率,增长效益:卖场环境设计要科学,要能够合理组织商品经营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从而增加经济效益。连锁卖场设计的要求专卖设计的规划一旦确定下来,就确定了专卖内顾客流动路线和内部工作人员的工作方式,从而直接关系到专卖工作效率的高低。

  其中最关键的是顾客、现场营业人员的活动路线和店铺形象塑造两点。

  卖场设计必须达到以下要求:便于顾客在短时间内找到所需要的商品。顾客能够轻松地购物。店堂清洁,有亲切感、新鲜感。使购物成为兴趣,有快乐感。

  卖场通道设计(一)直线式通道

  也称单向通道,通道的起点是卖场的入口,终点是收款台。

  顾客依照货架排列的方向意向购物,以商品陈列不重复,顾客不回头为设计特点,它使顾客在最短的线路内完成商品购买行为。

  (二)回型式通道

  又称环型通道,通道布局以流畅的圆形或椭圆形按从右到左的方向环绕整个卖场。实际运用中又分为:大回型通道:顾客进入卖场后,从一边沿四周回型浏览后再进入中间的货架(要求卖场内部一侧的货位一通到底,中间没有窄的路)。小回型通道:顾客进入连锁店卖场,沿一侧前行,不必走到头就可以轻易地进入中间货位。

  (三)主、副通道

  良好的通道设置,就是引导顾客按设计的自然走向,走遍专卖的每个角落,让顾客接触到各种商品,使卖场空间得到有效利用。主通道:引导顾客行动的主线;副通道:顾客在店内移动的支线。

  卖场内主副通道的设置不是根据顾客的随意走动来设计的,而是根据卖场商品的配置位置与陈列来设计的。

  (四)设置卖场通道的原则足够的宽度:保证顾客提着购物筐或购物车能与同行的顾客并肩而行或顺利地擦肩而过。

  不同规模超市通道宽度的基本设定值:单层卖场面积 300㎡:主通道宽度 1.8m;副通道宽度 1.3m。笔直:尽可能避免迷宫式的布局。平坦:通道地面应保持平坦,处于同一层面上。少拐弯:通道中可拐弯的地方和拐的方向要少(有时需要借助于连续展开不间断的商品陈列线来调节)。

  如,美国零售超市经营中在 20 世纪 80 年代就形成了标准长度为 18~24m 的商品陈列线,日本超市的商品陈列线相对较短,一般为 12~13m。通道上的照明度比卖场明亮:通常,通道上的照明度起码要达到 500lx,卖场里要比外部照明度增强 5%(尤其是主通道)。没有障碍物:充分考虑顾客走动的舒适性和非拥挤感。

  收银台、存包处的设计(一)收款台的配置与设计大量调查表明,顾客等待付款结算的时间不能超过 8min,否则就会产生烦躁的情绪。结账小票的不仅仅是一张记账单,它还是联系商家与顾客的纽带,传递着卖场的态度与信息。

  (二)存包处的设计

  否认采用何种形式的存包方式,都应该是免费的,否则就会引起顾客的反感,直接影响到零售店铺的销售业绩。出入口、柜台和货架设计(一)出入口的设计封闭型:此类设计的入口尽可能小些,面向大街的一面,要用陈列橱窗或有色玻璃遮蔽起来。

  这些零售店大都店面装饰豪华,橱窗陈列讲究,从店面入口即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不能随便把顾客引进店内,要使顾客能安静、愉快地选购商品。半开型:入口稍微小一些,从大街上一眼就看清零售店内部。倾斜配置橱窗,使橱窗对顾客具有吸引力,尽可能无阻碍地把顾客引诱到店内。全开型:这种类型,前面很少设置障碍物,在零售店内要设置橱窗,前面的柜台要低些(不要把商店内堵塞得很满,影响顾客选购)。出入分开型:一边是进口,顾客进来后必须走完全商场才能到出口处结算(适用于经营大众化商品的商店)。案例:超级市场超级市场卖场入口要设在顾客流量大、交通方便的一边。超级市场的入口与卖场内部配置关系密切,在布局时应以入口设计为先。通常入口较宽(入口比出口宽约 1/3)。应根据出入口的位置来设计卖场通道,设计顾客流动方向。在入口处配置提篮和手推车(一般按 每 10 人 1~3 辆的标准配置)。在卖场内入口的地方最好陈列对顾客具有较强吸引力的商品(可发挥招徕作用)。卖场出口必须与入口分开,出口通道宽应大于 1.5m。出口处设置收款台(按每小时通过 500~600 人为标准设置一台收款台)。出口附近可设置一些单位价格不高的商品(如,口香糖、图书报刊、饼干),供排除付款的顾客选购。(二)柜台的设计柜台可陈列没有包装的商品,使顾客很容易就能看见自己喜爱的商品(裸露陈列过多会显得像都是廉价商品)。若商品陈列的位置和顾客眼睛不成直角,这种陈列就不显眼(可在柜台上下工夫,用提高柜台中部的办法,把柜台上层进行立体陈列)。注意特价台的使用,把最能刺激顾客的商品陈列在特价台容易取放的地方(诱导顾客购买)。特价台以 65~90cm 左右为好,大小宽度要按通路的宽窄来决定。

  根据销售方针,廉价甩卖商品要单设一个地方;诱人的商品旋转一个地方;季节性商品和时兴商品放在另一个地方。这样可使整个商店繁华、活跃起来。

  (三)货架的设计货架之间的距离应保证客流的通畅(一般主通道应在 1.6~4.5m,次通道不小于 1.2~2m)。应保证商品陈列上架时有适当的面积和空间(方便分类,也为售货员上架、放货、清台提供便利)。货架一般不采用刺激性的色彩,以免喧宾夺主,货架与商品色彩的搭配要起到作为背景色的陪衬作用。陈列台和商品架上需保证充足的光线(应力求接近自然光,才不影响商品的自然色彩)。

  天花板、地板和墙壁的设计(一)天花板的设计

  超市专卖天花板高度标准参考:营业面积 300㎡ 左右:天花板高度为 3~3.3m。营业面积 600㎡ 左右:天花板高度为 3.3~3.6m。营业面积 1000㎡ 左右:天花板高度为 3.6~4m。

  另外还要考虑天花板的形式(简洁、美感),及与其他相关的设施结合起来考虑(如,色调与照明、空调、监控、报警装置、灭火器等)。

  (二)地板的设计地板图形设计上的刚/柔选择:以正方形、矩形、多角形等址线条组合的图案带有阳刚之气,适合男性商品;以圆形、椭圆形、扇形等曲线组合带有柔和之气,适合女性商品。地板材质选择:可根据需要选用瓷砖、塑胶、石材、木地板、水泥等。瓷砖:耐热、耐水、耐火、耐腐蚀,有相当的持久性;但保温性差。塑胶:价格适中,施工方便,颜色丰富;但易被烟头、利器化学品损坏。石材:外表华丽、装饰性好,耐水、耐火、耐腐蚀;但价格高。木地板:柔软、隔寒、光泽好;但易脏、易损坏。水泥:价格便宜,高档场所不宜采用。

  (三)墙壁的设计

  相比其他场所,超市卖场壁面装潢上尽可能节约些。

  总体要求坚固、廉价、美观(使用材质一般是灰泥,再涂上涂料进行封面喷塑)。

  卖场照明设计从照明学上讲,商品照明应为环境照明的 2~4 倍,才能提高商品吸引顾客的效果。不同灯具光的特征:白炽灯:耀眼、直射光(能表现商品的光泽、质地和形状,具有热烈的气氛。荧光灯:不耀眼、间接光(朦胧、柔和)。

  冷色(青、紫等)用荧光灯较好,暖色(黄、橙等)用白炽灯更能突出商品色彩的鲜艳。

  服装店、化妆品店、鞋店、蔬菜水果店等用白炽灯和聚光灯,对突出商品的色彩、创造气氛效果理想,用荧光灯效果要差些。

  (一)卖场照明的类型基本照明:主要用来均匀地照亮整个卖场(如,天花板上的荧光灯、吊灯、吸顶灯)。重点照明:也称商品照明,为突出商品优异的品质,增强商品的吸引力而设置的照明。装饰照明:为求得装饰效果或强调重点销售区域而设置的照明(如,霓虹灯、弧形灯、枝形吊灯、闪烁灯等)。

  (二)卖场不同区域的照明要求和效果卖场不同区域的照明要求:不同区域场合,其照明光的照度不同。普通走廊、通道、仓库,照度为 100~200lx。一般照明、一般性的展示,及商谈区,照度为 500lx。重点陈列品、POP 广告、商品广告、展示品、重点展示区、商品陈列橱柜等,照度为 200lx(其中对重点商品的局部照明,最好为普遍照明度的 3 倍)。橱窗的最重点部(即白天面向街面的橱窗),照度为 500lx。不同位置的光源所产生的照明效果:不同位置的光源,能使商品产生不同的气氛。从外上方照射的光:像在阳光下一样,表现出极其自然的气氛。从正上方照射的光:可制造神秘rnrn(高档、高价产品常采用)。从正后方照射的光:商品的轮廓十分鲜明时宜采用(离窗户距离较远的地方也应采用)。从正前方照射的光:不建议使用(顾客不可能下面平视商品,如果下面平视商品,就会挡住光源,在商品上留下影子)。从正正文照射的光:能够造成一种受逼近的、具有危机感的气氛(恐怖片中常用,卖场一般不采用)。

  有时变换照明器具就可以创造完全不同的气氛(如,换一个壁灯,改变一个吊灯灯伞的颜色等)。

  (三)照明设计中的有关术语

  卖场声音与音响设计声音的种类和密度(声音的强度和音量)可对卖场的气氛产生积极的影响,也可产生消极的影响。

  调查显示,美国有 70% 的人喜欢在播放音乐的超级市场购物。在超级市场播放柔和而节拍慢的音乐,会使销售额增加 40%;而快节奏的音乐会使顾客在商店里流连的时间缩短,而购买的商品减少。正常的、令人愉快的声音还可吸引众对商品的注意(如,钟表的滴答声、微风中的钟鸣声等)。背景声音有助于消除不想要的声音,并可同时对雇员的工作予以配合(声音过高会令人反感,声音过低则不起作用)。

  注意音乐的种类要与卖场想要创造的气氛相协调。

  色彩感觉与色彩选择(一)消费者的色彩感觉研究表明,人观察物体的色彩时,物体的背景色感 应为物体颜色的衬色,以使人的眼睛获得休息和平衡(因此卖场环境色彩应尽量采用中性色,突出衬托的商品,并可防止出现因补色而改变商品色感的现象)。

  如,当肉品货柜背景偏红时,肉色给人的感觉就不那么新鲜;若改成淡蓝色或草绿色就会显得新鲜红润。红色、黄色、橙色等被认为是「暖色」,是在希望有温暖、热情、亲近等感觉时使用的色彩;蓝色、绿色、紫罗兰等被认为是「冷色」,通常用来创造雅致、洁净的气氛。

  一般,暖色给人温暖、快活的感觉;冷色给人以清凉、寒冷和沉静的感觉。

  如果将冷暖并列,给人的感觉是:暖色向外扩张,前移;冷色向内收缩,后退。

  (二)超市的色彩选择超市色彩选择:

  常见商品与色彩的组合:

  商品形象色商品形象色指不同大类商品上,经常使用的能促进销售和便利使用的色彩或色调。

  在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中,不同的商品具有不同的色彩形象,如,淡红色、奶油色、橘黄色等是促进令人的颜色,因而食品类的陈列普遍采用暖色系的配色。(一)不同商品陈列的习惯色彩

  (二)几大类商品的习惯色调服装:除大路货和童装外,均取高雅的色调(男性取明快的色调显示活力强、有气魄、粗犷有力;女性取和谐、柔和的色调,烘衬温柔的女性美)。食品:多采用暖色。化妆品:多用中性色调和素雅色调。工矿机电产品:多用稳重、沉静、朴实的色调,稍加有活力的纯色(如,用红、黑、蓝,给人以坚定耐用的感觉)。玩具和儿童文具:多用鲜艳活泼的对比色。药品:多采取中性色彩(偏冷给人以安宁不躁之感;蓝色、银色给人以安全感;浅红、金红色给人以元气、阳气、健康与活力的感受)。

  人们的味蕾会对某些气味作出反应,以致可以单凭嗅觉就嗅出某些商品的滋味。

  美国国际香料公司将各种人工香料装在罐子中用来销售。根据定时设置,香料罐子每隔一段时间会将香味喷在零售店内,以引诱顾客上门,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效果奇佳。

  如对店铺气氛有影响的其他因素一样,对气味的密度(强度)也必须考虑:如果是不好的气味,应当用空气过滤设备力求降低它的密度(如,有霉味的地毯、强烈的染料味、洗手间的气味等);对正常的气味,密度不妨大一些,以促进顾客的购买(注意适当控制,使它不致扰乱顾客,甚至使顾客厌恶)。

  连锁卖场的通风设计通风来源可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大型超市普遍采取紫外线灯光杀菌设施和空气调节设备)。

  超级市场选择空调机组类型的要求:根据规模大小选择:大型超市应采取中央空调系统;中、小型超市可设分立式空调。热源选择:要有投资经济效益分析,及注意结合热能来源(可能采取集中供热,最好充分运用)。冷源选择:风冷还是水冷、离心式还是螺旋式都要进行经济论证;注意制冷剂对大气污染的影响。空调系统类别选择:考虑电力供应的程度,详细了解电力部门允许使用空调系统电源的要求。

  超级市场的空气湿度一般保持在 40~50%(50~60%更适宜),库房更应严格控制环境湿度,严防腐坏。

  POP 设计POP(point of purchase)意为「卖点广告」,其主要商业用途是刺激引导消费和活跃卖场气氛。

  它的形式有户外招牌、展板、橱窗海报、店内台牌、价目表、吊旗、立体卡通模型等。

  POP 的制作形式有彩色打印、印刷、手绘等方式。

  (一)POP 广告的类型及特点柜台 POP 广告:与展示架相比造价相对较高,一般在满足了商品陈放的功能后再考虑广告宣传的功能。地面立式 POP 广告:地面上有柜台存在和行人流动,一般以广告宣传为主;为了不被其他东西所淹没,一般要求超过人的高度(1.8~2m以上);为了支撑和具有良好的视觉传达效果,一般为立体造型。

  (二)POP 设计的原则造型简练、设计醒目:以求在维系众多的商品中引起消费者对某一种或某些商品的注意。重视陈列设计:要有利于树立企业形象,加强和渲染购物场的艺术气氛。强调现场广告效果:应根据店铺经营特色,及顾客的心理特征与购买习惯,力求设计出最能打动消费者的广告。

  (三)店内 POP 广告效果的评价传递信息是否准确、有力度:是否很快吸引了顾客的注意力?是否有可能吸引顾客进一步细读?是否明确地表明了主题?是否准确地突出商品的特点?是否能激起顾客的购买行为?对销售业绩是否有帮助:这是广告宣传的最终目的。

  现在应用较多的一种方法是历史分析法,即运用统计技术将过去的销售和过去的广告支出联系起来,衡量广告对销售业绩是否有帮助。如果有帮助到您,给个赞点个关注吧~~